中新網10月21日電 北京中國大飯店,10月19日,在這一天,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大的領軍企業徐工集團再獲殊榮——“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發布,徐工集團榮列第7位,在中國企業里排名第一,繼續著行業標桿的風范。
會議期間,中國新聞網財經中心獨家專訪了前來參會的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這不是記者第一次接觸王民了。作為徐工成長、徐工領軍、徐工做大做強的老徐工人,也是新徐工帶頭人,他帶領1.8萬徐工人締造了徐工的今天,也規劃了徐工的明天:“千億元、國際化、世界級”。
探究一個企業的前世今生,就要看引領企業長大的掌舵人。王民,18歲進廠,在徐工近40年,把江蘇徐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國企,如今做成了一個中國的世界級工程機械企業;把一個歷史上最早是1943年解放區的兵工廠,經過22年的鳳凰涅槃,重生、再造,并輝煌,成就了中國企業的行業標桿。
回顧徐工的酸甜苦辣咸,王民一笑帶過,說要“等退休后出書詳談”,現在還要集中精力“往前看”。他更愿意站在企業、行業、產業的角度,站在國際化、全球化的大競爭環境下,來談徐工集團如何擔當用戶價值至上責任、企業做大做強責任、引領行業產業創新責任,還有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打贏全球競爭重任。
同質化競爭贏在“用戶價值至上”
中國新聞網:首先祝賀徐工取得位列全球第七的優異成績。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連續22年排名第一位的企業,徐工近年在行業的表現如何?徐工的表現主要凸顯了哪些重要理念和核心價值?
王民:2011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上,徐工領銜中國企業,在排行榜上位居第7位,創下了中國企業有史以來入榜的最佳成績和記錄,對此我們既感到高興,也感到任重道遠。近年來,在整體實力迅速壯大的同時,徐工也不斷彰顯在自身優勢領域的世界級“風范”。在全球起重機制造商10強榜上,徐工位居第二;汽車起重機、大噸位壓路機銷量持續位居世界第一。12類主機、零部件銷量持續位居全國第一。在剛剛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徐工以第123位繼續領跑行業。
徐工的成長,得益于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全球產業發展史的賦予,得益于企業自身實力的快速提升,但從最直接、最微觀的層面上看,則得益于徐工對誠信的堅守,對用戶價值的追求,和以用戶為導向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價值創新理念等。今后,徐工將繼續發揚誠信品質,堅持用戶價值至上的理念,在不斷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更高位的進階。
強強聯合央企和銀企創新服務模式
中國新聞網:我們注意到,近段時間徐工先后與中核建、中國五礦、中國工商銀行等央企和金融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對徐工的發展有什么助力?
王民:目前,徐工集團正在向“千億元、國際化、世界級”的企業目標全速前進,以中核建、中國五礦等央企為代表的合作伙伴將成為徐工騰飛的重要支撐。以中國核建為例,中國核建作為中國核工業建設領域的開拓者,已先后承擔了我國所有已建和在建核電站核島工程的建設任務,不僅有國家重點工程,還有國外工程的大訂單,在業內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國內外工程項目建設、核電工程建設機械設備研發與制造、合作投資、客戶服務等領域展開廣泛的合作,實現兩家企業在各自領域的跨越式發展,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強強聯合,互惠共贏。
另外,徐工近幾年來在全面搭建融資租賃、資產管理等企業金融業務平臺及加緊成立財務公司的同時,積極推動銀企往更寬、更廣、更深層次的業務合作,雙方通過在授信融資、供應鏈產品、個人金融、財務公司、現金管理、企業年金、國際結算、資金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保險業務和“走出去”業務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
目前,徐工集團已經先后與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浦發銀行簽署了“總對總”級戰略合作協議。這些“銀企合作”,將為客戶帶來“一站式業務辦理”的極大便利,也將為客戶的發展和徐工的發展帶來更低的融資成本和更高效的“資本杠桿”。并在實現“客戶—徐工—銀行”三贏的同時,加快壯大徐工的金融業務板塊和現代服務業。
打破國外企業全球壟斷唯靠創新
中國新聞網:徐工頻有大的動作,尤其是在自主創新方面表現尤為搶眼。您如何評述徐工在這個重要領域的表現?
王民:作為行業領軍者,一直以來,徐工都以用戶價值為導向,從產品技術、制造工藝、技術服務能力等多個環節、多個層面豐富和創造用戶價值。徐工以進取世界工程機械技術之巔作為創新目標,匯集國內最高端的工程機械技術人才。依托強大研發力量和多年的強力投入與苦心積累,徐工研發成果正進入重要收獲期。
今年上半年,徐工獲專利授權262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均超過2010年全年授權量。“鋼鐵蜘蛛俠”步履式山地挖掘機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200噸全地面起重機、2000噸履帶起重機、12噸裝載機等“三重一大”產品完成鑒定、銷售,打破國外企業全球壟斷,形成了行業顛覆式影響,在國家重點工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和效益。在核心零部件發展上,徐工自主突破了高端液壓油缸、新型變速箱,與德、美、韓等多國企業合資,通過聯合創新、協作創新突破了回轉支承、驅動橋、發動機等瓶頸。加快突破泵、閥、馬達等液壓元件核心技術。
今年,徐工被國家兩部委授予江蘇唯一、首批中國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全球布局研發中心 搶據技術制高點
中國新聞網:前不久,徐工南京研究院揭牌。多年來,做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為重要的創新主體,徐工對行業技術革新的貢獻有目共睹。做為技術創新的母體——研究院在徐工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做用。您對以研究院為母體的徐工創新體系有何評價?
王民:徐工集團將繼續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繼續加快國內外各個研發平臺建設,面向全球布局研發中心,是徐工“十二五”重要戰略方向??偼顿Y10億元的江蘇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正加快建設,將構建極具創新活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研發大平臺。以從歐洲并購的兩家企業為基礎,正加緊建設徐工歐洲研究院,總投資2億美元的徐工巴西工廠和工程技術中心在加緊建設。在國內成立徐工南京研究院的同時,上海臨港出口制造基地和徐工上海研究院也將開工建設。
這些全新平臺將推動徐工加快集聚全球技術資源和海內外高端人才,為實現進取世界行業技術之巔的目標注入新的動力。加快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始終牢牢占據國內行業的技術制高點。徐工將借助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后續政策的支持,按照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動態管理要求,積極做好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各項工作,努力開展技術創新,為徐工“十二五”發展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創新管理搭建徐工信息化采購平臺
中國新聞網:信息化建設是您一直關注的重點,做為行業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采購平臺的上線,標志著徐工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走在行業前列,信息化建設上徐工有哪些寶貴經驗?徐工還有哪些管理創新的突破?
王民:徐工信息化采購平臺的建設牽涉面廣、難度系數大,其成功上線凝集了全體項目組成員付出的大量心血,也反映出徐工集團通過信息化建設已培養出的一支既懂業務,又懂信息化的復合型管理人才隊伍。“徐工集團信息化整體提升工程”是一次創新工程,是承載徐工未來發展的基礎性管理工程,是實現集團戰略轉型的抓手之一,集團上下對這個管理工程寄予厚望。根據集團信息化“垂直平臺,水平整合,協同運作,智能分析”的規劃原則,最終將實現公司總部、營銷中心、經銷商三層業務運作,全面打造徐工價值共同體。
近幾年,在管理創新和突破上,還實現了徐工機械重組上市,在A股市場募資50億元,啟動了H股發行計劃,重塑了品牌、資源、產品線優勢及資本市場號召力,加快了徐工實力提高和國際化步伐。通過管控模式轉變和精細化管理,推進人財物、產供銷、機制、體系整合和大宗物資集中采購及信息化整體提升,凸顯出全價值鏈競爭優勢和效率效益優勢,“十一五”末利潤、利稅分別比“十五”末翻了4番多和3番多。
領先行業國際化 占據部分國家市場前列
中國新聞網:今年,徐工簽署了中國工程機械歷史上最大的一筆出口大單。國際化戰略的實施是徐工近幾年發展的重點,目前徐工的國際化進程如何?
王民:徐工實施了積極、穩妥、分三步走的全球化戰略,形成了100多家銷售服務代理商的全球網絡,將產品銷售到世界147個國家和地區,“十一五”累計實現出口創匯26億美元,比“十五”增長了9.1倍,5大主機出口收入和出口總額持續位居行業第1位。
尤其今年3月,徐工高層代表團訪問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受到了查韋斯總統的親自接見。在經過與委內瑞拉石油公司經過多輪談判后,徐工最終以全系列、成套性的工程機械產品優勢,優良的品牌形象和可靠的產品質量,以及行業首屈一指的強大的制造和服務保障能力,終于簽下了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第一大單。此項目徐工向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出口總計6025臺工程機械設備,就單一訂單而言,無論是訂單金額還是設備臺數都開創了中國工程機械出口和世界工程機械市場的先河,也創造了中國大型生產企業集團獨立承接、獨立執行成套工程機械出口大項目的先例。
徐工國際化開拓速度愈來愈快、力度愈來愈大、區域愈來愈廣,在部分發展中國家實現了市場領先,2010年在巴西市場出口額突破1.3億美元,汽車起重機占有率達到46%;在波蘭市場,裝載機占有率達到70%;在哈薩克斯坦整體份額已居第1位,在澳大利亞和俄羅斯居前3位。
尋找西部大開發新增長極落棋新疆
中國新聞網:8月4日,徐工與烏魯木齊經濟開發區簽署了徐工新疆裝備制造業基地項目的投資協議,這也代表著徐工新疆工業園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您是如何看待新疆及中亞市場的?該項目對于徐工發展戰略有何意義?
王民:新疆市場是近年來興起的一個熱點市場。尤其作為中央近年來大力發展的西部資源基地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將是帶動我國工程機械市場新一輪高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此次徐工集團抓住當前投資成本合理、優惠政策聚焦的有利機遇,適時發展新疆裝備制造業基地。項目選址緊鄰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火車西站和烏奎高速,占地1300畝,總投資25億元,主要生產土石方機械、混凝土機械、建筑機械等產品,達綱年產值預計為6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徐工集團輻射西北省份以及中亞等國的工程機械產品研發、制造、銷售及出口中心,并以此為平臺,在適當契機拓展到結合新疆特殊地緣及資源優勢、具有廣闊市場前景新的產業領域。項目對于完備徐工全球制造基地布局體系,深耕區域市場,強化徐工的品牌形象具有潛在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連點成線”從中到外布局全球生產基地
中國新聞網:徐工在國內外基地的整體布局作何考慮?
王民:為加快徐工各大板塊的新一輪突破,面向全國、全球的布局也在加速。徐工目前有19個在建重大項目,面向“十二五”的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額在200億元以上。其中,大噸位起重機基地進展順利,裝載機、混凝土機械基地等集中開工,巴西基地、上海臨港基地、挖掘機基地、重卡基地、新疆基地等將開工建設,印尼基地、南非基地、東歐基地、印度基地等正在調研也將盡快實施。
江蘇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加快建設,南京研究院揭牌設立,實現了與韓國斗山發動機的合資,以從歐洲并購的兩家液壓元件系統研制企業為基礎的歐洲研究院加緊建設。全球旗艦店、全國千家4S店及25項國際客服體系建設項目加快實施,徐工全球制造基地、研發中心和營銷網絡布局正日益清晰,以此為新的重要推動力,徐工在國內市場和全球市場的拓展推進也“連點成線”,釋放更大的活力和競爭力。
長期看好中國經濟 向全球找新增長點
中國新聞網:今年二季度以來,全國工程機械市場一些產品銷量出現下滑,行業增速回落,行業“拐點”言論相繼輩出。在目前行業整體形勢相對較冷的情況下,徐工如何認識和看待“十二五”,“十二五”如何實現“千億元、國際化、世界級”的發展目標?
王民: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與經濟周期和國家投資政策關聯度較強的行業,正因為如此,雖然當前行業發展面臨著很大挑戰,但我們從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從中國城鎮化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和我們在水利建設、保障房建設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巨大需求,從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加速國際化進程上,都可以十分堅定信心,中國工程機械的“十二五”仍然有著良好的成長前景。
徐工集團要抓住“十二五”的寶貴機遇期,不斷變革突破,永保行業第一位置。十二五,徐工將面向全球拓展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面向客戶拓寬、提升工程機械、重卡主機產品和核心零部件領域,面向未來進入高端裝備制造,力爭明年實現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3000億元,進入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前3強。
為實現“十二五”戰略目標落地,徐工將圍繞一個中心,即圍繞變革調整、優化升級這個中心,全力實施組織和管理變革創新項目。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加快實施管理和技術骨干的全新股權激勵機制,創新推動全員瞄準3000億目標沖刺奮斗的用人、薪酬和激勵辦法,為徐工新一輪大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圍繞四大業務和四大流程,變革運營模式、管控模式和商業模式,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組織結構,以開放、包容、創新、奮斗的徐工文化匯聚海內外高端人才,形成適應3000億規模和世界500強戰略的制度流程和資源能力,為徐工規模、內力、產品、市場、板塊全線突破夯實基礎。將實現兩個突破,一方面,規范和統一集成工程機械上市公司的整體運作,實現“十二五”快速發展和持續翻番目標。另一方面,實現“重卡+專用車”整合聚變,打造具有競爭力的重卡及專用車板塊。將提升三大能力,一是提升核心板塊尤其是土石方機械、混凝土機械資源整合、翻番增長的發展能力。二是提升國際化快速推進尤其是從世界行業最強對手中奪取份額的競爭能力。三是提升大規模資本運作和全球并購及成功整合的創新能力。
未來,徐工還將進一步加快向“現代型、服務型制造業”的升級轉型,積極引進更多、更領先的理念和模式,升級整個管理運營體系。同時,今后幾年,徐工更將進一步加快以江蘇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和國家級技術中心為主體的技術體系建設,在智能化、輕量化、節能環保等核心技術及制造技術和高端產品自主開發能力上率先實現突破,著力提高核心零部件研發能力,著力提高智能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水平,全力進取世界工程機械技術之巔。我們還將加快國際化進程,實現“由中國到世界”的蛻變,完成“從東方挺身全球”的產業抱負和夢想